半年後

接受心理治療都有半年的時間,當中是有好轉,我亦深信,心理治療比起藥物,更有效,更治標。

由最初每星期見一次心理專家,到2014年年尾,改為每2星期一次。我的情緒明顯比之前好了很多。當然最大的原因是轉到工。但如果,再有同類情況出現,我的情緒又會出現問題了。

最初選擇心理治療,最大的原因,是不想再有第4次,專家亦知道,她亦贊成,所以一直以來的見面,都是針對核心問題,對準核心問題,再對症下藥才可以治標。

原來每個人潛意識中,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或思維,這一個信念,每個人也不同,是我們由小朋友開始,由生活、環境、親人等去「學習」回來的。正正因為每個人的信念也不同,所以在面對同一事件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反應及行為。例如約朋友食飯,朋友遲到,可能有人會怕朋友出了意外,不停打電話聯絡,亦有人會覺得問題不大,繼續等便可。

認知行為療法,就是要改變這個「信念或思維」,其實不是改變,而是重新學習。這個「信念或思維」,是由小開始學,改不了,唯一可以做的,就是由現在開始,重新學過一個新的「信念」,COVER原有的。

潛意識中的「信念或思維」,其實自己是不會發覺的。與專家見過幾次後,她便為我分析出一句說話,而這句說話,就是我潛意識中的「信念」。

知道這句說話後,好多事都明了。為何面對工作我會那樣,面對家中以前的裝修我會有這樣的反應等…….

要重新學習,對我來說並不易,幾個月來,都沒有什麼進展。


我先要對自己的情緒要敏感,但偏偏我就是不太敏感……=.=”””

留言

熱門文章